黔西南挚桶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民生鄧永康:鈉電落地,補貼退出,海外不確定性加劇三重壓力下,鋰電最大預期差在哪?

2022年,鋰電行業依舊是最好的賽道之一,同時也是具備持續高景氣狀態下的一個行業。不管是屢創月銷量新高的終端新能源汽車,還是裝機量大幅度上升的中游動力電池,亦或是價格持續上漲的鋰電上游資源端,都給投資者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是對于2023年這新的一年,鋰電行業是否會繼續火熱下去呢?華爾街見聞?見智研究(公眾號:見智研究Pro)非常榮幸地邀請到了民生研究院院長助理,電力設備新能源行業首席分析師【鄧永康】作分享交流,并將核心觀點整理如下:

核心觀點:

1、2023年,依然是中歐美市場共振


(相關資料圖)

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大概27%,接下來幾年時間,市場可能會降速,增長率可能維持在25%-30%左右的增長。

歐洲和美國還在高增長的階段,2022年美國呈現7%的滲透率,歐洲大概15%左右。2023年歐洲大概能達到280萬,同比在40%以上。

美國主要看 IRA法案,美國2022年電動車銷量可能在90萬左右,2023年美國電動車可能在180萬輛左右。

2、2023年,電池企業盈利有望繼續修復

鋰電上游材料在2022年Q1漲得最多,而大部分電池企業在Q2形成基礎聯動的價格傳導機制,盈利屬于最低點。

展望2023年,電池企業的盈利能力應該會穩定,甚至還會出現修復。現在電池企業已經在對關鍵材料像六氟進行集采,盈利特別高的正極企業,在供需反轉以后,也可能會被電池企業擠壓。到2023年下半年,上游資源品價格應該也會松動,全產業鏈成本端壓力會減輕,那電池企業的盈利能力應該還會增長。

3、2023年年終,鈉離子電池有望量產

鈉電走向成熟以后,成本能夠降到鋰電6成左右,未來會成為鋰電的有效補充。因為鉛酸和磷酸鐵鋰之間有較大能量密度的空白,所以鈉電落地以后的應用場景將會是對能量密度要求不高,但是對安全性和經濟性要求比較高的場景。

從時間節點判斷,可能要到2023年年終,鈉電量產的產品才逐步出來。正極基本上形成共識,聚陰離子化合物可能淘汰,現在剩下層狀氧化物和普魯士藍技術路線。負極有硬碳跟軟碳之分,中科海納選用了軟碳,剩下企業基本上選了硬碳。

4、美國IRA政策對我國鋰電行業影響不大

美國IRA政策相當于變相的本土化保護,要求電池廠和車廠把生產放在本國,跟美國一貫對制造業的保護是一致的,我國也出過白名單,但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這些政策早已取消。

美國這種政策可能是屬于階段性政策,不可能持續靠補貼的方式去推動產業鏈的發展。而且從產業發展的趨勢上來講,中國產業鏈最終還是要靠近客戶,短期可能有影響,但實質上這都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5、2023年新能源補貼徹底結束,影響如何?

首先,消費者方面,買A00級和A0級,以及買c級以上的客戶群體,有無補貼沒有任何影響,受影響的只有中間的a級和b級車消費群體。

其次,車企方面,強勢車企如比亞迪能選擇漲價來轉移成本壓力,從成本端傳導機制來看, 2023年電池端價格應該會降低,碳酸鋰最近也開始回調,會給電池和車廠讓出空間,所以成本端因素不是問題。

最后,政策層面方面,國家仍在反復強調支持新能源車的消費,所以有可能在特定時間點還是會有政策出來。

精華內容

2023年,依然是中歐美市場共振

首先需求端,對于全球電動車市場來說,目前主力是中國、歐洲和美國。量上來說,未來是可以保持40%以上復合增長。第一,從總量的角度來看,現在這三個市場一年的新車銷量5600萬左右,全球整體的汽車銷量大概在8000多萬??偭繉硎且欢〞献叩?,因為目前這幾個市場從人口的比重上來說,大概30%-40%,但是從車的銷量角度上來,差不多已經占了接近于70%。

中國從2022年的情況來看,大概滲透率到了27%,單月滲透率有時候會超過30%。滲透率過了20%以后,增長速度確實是會減速的,因為這個時候補貼政策一般是退出了。從產品力的角度上來說,它是一個緩慢提升過程。

接下來真正意義上得到滿足的是主力消費群體,2022年賣得最好的車,基本上都是c級以上。這部分消費群體是得到了一部分滿足,但真正最大的市場是來自于a級車和b級車。這些群體對于產品力,還有性價比還是比較敏感的。

接下來的幾年時間里面,中國市場會降速,可能到25%到30%左右的增長。與此同時,歐洲和美國,其實還在高增長的階段。歐洲相當于第一階段的中期,美國相當于第一階段早期。從市場的補貼也能看出來,歐洲大概還能補車價的10%-20%,美國大概還能補接近于30%左右,所以這三個市場之間也會有個輪動。

2023年新能源補貼徹底結束,不會影響后續滲透率增長

在中國進入低增長階段的時候,歐洲和美國還是會保持一個高增長。滲透率過了50%以后,又有個加速的過程。這個加速過程是由需求端和供給端共同完成。需求端,對于電動車就會形成消費共識。從供給端來看,車企也都制定了燃油車退出的時間表,一般是在2030年前后,燃油車資本開支還有研發開支一定會逐步減少。

最后形成可選的燃油車品牌和車型會越來越少,那個時候就會形成一次供需的共振。在供需共振的過程中,它的增速又會加進入加速的狀態。所以這三個市場是階梯輪動的過程,整體上還是可以保持中長期40%以上的增長,要靠中國、歐洲和美國以外的新興市場來帶動。

2022年美國7%的滲透率,歐洲大概15%左右,歐洲這兩年汽車的消費基數是下降的,正常情況下,歐洲一年的新車銷量在1600萬左右,但這兩年下降到1200萬附近,所以看起來滲透率高,實際大概在13%左右。

中國市場以后主要看a級車和b級車,在幾種車型里邊,A00級的電動化滲透率已經達到了100%,a0、a、b和c的滲透空間其實都還是比較小的,大概a級車就是9%,b級車大概15%,c級車達到20%。2023年中國的新能源車產量大概能接近1000萬左右,銷量大概在850萬左右,增速大概在30%左右。

歐洲純粹是政策催生的市場,政策包括了兩個層面,懲罰性和鼓勵性的政策。懲罰性的政策主要是碳減排,因為歐盟把碳減排給了明確的時間軸,每年都有考核目標。如果是車企超過碳排目標,就要為賣出的車交納罰款。歐洲也有燃油車倒計時,大概是在2035年,歐盟境內禁止銷售燃油新車。

同時歐洲也有補貼性的政策,比如像德國、法國、英國這些國家其實都是有非常多的補貼,所以歐洲市場的滲透率在不同國家會有不同,像德國、法國、英國,大概在20%多這么一個水平,滲透率最高的挪威已經超過了80%,意大利跟西班牙的滲透率比較低,正??赡茉?0%左右。

2023年歐洲的汽車銷量應該是會恢復的,慢慢的往1500-1600萬的方向恢復。從電動車量的角度上來講,2023年大概能做到280萬附近,同比應該會在40%以上。

美國主要是看IRA法案,從長期的角度上來講,要求2030年的電動化率達到50%,美國給補貼還是非常高的,大概相當于單車的30%左右,因為它的滲透率還比較低。2023年可能在180萬輛左右,2022年的銷量數據可能在90萬左右。

全球的量2023年大概在1400萬以上,同比有一個40%增長,未來幾年差不多都能保持在一個40%左右的復合增長。

2023年,電池企業盈利有望繼續修復

電池環節產能在2021年的時候是非常緊的,等到2022年的時候,電池環節的供需比就發生了反轉。整體上來說,即使是考慮階段性的月份和季節因素,基本上也是能夠滿足需求。

從競爭格局上來看,動力電池依然還是整個產業鏈競爭格局最好的一個環節。從國內的數據看在70%左右。后邊還有一些企業,比如像中創新航,還有國軒、億緯鋰能、欣旺達等等這做得還是非常不錯的,整體上看競爭格局是非常好的。如果是看全球的競爭格局,大概前兩家公司在全球的份額接近于50%左右,這是整體競爭格局情況。

從電池的需求量上來說,未來幾年電池的增速會比車的增速要高一些。整體上全球的電池的增速大概是在46%左右的。從盈利能力上講,2022年的盈利能力可能是屬于最差的時間點,尤其是Q2的時間點。

因為從鋰電池的上游材料的價格漲幅情況看,Q1是屬于漲得最多的,比2021年的Q3的價格大概漲了3倍左右。漲完價之后,大部分企業是在Q2形成了基礎聯動的價格傳導機制,那個時候盈利應該是屬于最低點。從這個時候開始,原材料價格基本上不怎么漲了。

展望2023年的情況來看,電池企業的盈利能力應該是會穩定,甚至可能還會出現一些修復。電池企業現在對某些關鍵材料進行集采,比如像六氟磷酸鋰等等,還有包括盈利特別高的正極材料的企業,在供需反轉以后,也可能會被電池企業擠壓。

對于電池企業來說,盈利能力可能會略有回升,當然車廠端的壓力也會比較大一些。整體上來說,電池企業的盈利能力目前是處在低位。到2023年的下半年的時候,資源品的價格應該會松動的,全產業鏈的成本端的壓力就會減輕,電池企業的盈利能力應該會往上走。

2022年,四大材料供需和競爭格局出現明顯分化

(1)隔膜:價格波動小,競爭格局穩定,盈利維持高位

隔膜應該是屬于行業里邊競爭格局最穩定的環節,目前形成一超多強,2021年頭部的份額大概是前三家,大概是在60%。到2022年的上半年,前三家的份額已經接近于70%。從隔膜的角度去看,核心有三個,設備廠商的產能是被鎖定;初始投資額比較高,資金門檻相對來說更高一些;隔膜在工藝和制造壁壘還是比較高的。

看設備端。隔膜設備目前海外主要就4家,日本制鋼所,德國布魯克拉,日本東芝,法國伊索普。目前來看,設備廠商產能也是有限,大部分訂單被主要企業鎖定了,所以新玩家想進入賽道其實比較難。國產設備確實有企業在做,但是從過去的情況來看,國產設備最后的結果是偏一般的,要么就是做不出來,要么做出來之后良率包括成本,跟這些海外公司不能比,所以這是第一個核心設備的問題。

投資額如果以單gwh去做一個測算,會發現隔膜應該是整個產業鏈里面的投資額最高的,它甚至比正級還有負級這種重資產的環節投資額還要高,這也是隔膜企業競爭格局好的一個原因所在。

隔膜技術還是有很高要求的,比如孔徑,還有一致性等,這些問題要求都還是比較高。所以尤其是濕法膜領域,大家的綁定還是非常高的。大部門企業跟龍頭公司都是屬于聯合開發,以滿足客戶的多樣型需求,這種情況下,新進入者很難從這里邊再去搶到別的份額。

從需求端來說,整體上看下來,未來幾年增速大概還是會保持在50%以上。從供需比角度去看,隔膜環節的供需相對來說偏緊的。從擴產的節奏看,估計要到2024年甚至2025年左右,隔膜廠商的擴產周期結束以后,供需格局才會緩和。從成本端來說,隔膜最主要的材料一個是原材料,另外一個是折舊,原材料占比大概是在50%左右,主要是pe和pp。

從價格的情況看,過去幾年不論是動力還是數碼,隔膜的價格基本上都還是比較穩的,中間會因為供需的影響,可能有些時候會漲價,但整體上來說波動不是特別大。

從盈利端的情況來看,隔膜企業最有效的降本方式就是擴大生產率,擴大產能,尤其是新產線。所以企業一般是在擴產的過程中,由于產能擴張的規模效應逐步顯著,盈利能力其實是會往上走的?,F在新產線基本上都是按6米多的幅寬,跟過去3米多4米多的幅寬相比,幅寬要大很多,最后單卷的收得率各個方面都比老產線要高一些,所以未來隔膜的單平凈利還是有望維持在一個比較高的位置。

(2)電解液:六氟嚴重供大于求,但價格已經低至二線廠商成本價

六氟的周期性是特別強的,但是電解液的周期性不大。它的波動性主要是來自于上游的六氟的傳導,大概就是有一個10%的折算比例。

而在電解液成本構成里邊,六氟在整個電解的占比是比較高的,大概占總成本的70%多。從現在的成本端和碳酸鋰價格的情況來看,目前六氟的價格已經基本接近于二線廠商的成本價。二線廠商的成本價大概在20萬左右,近期價格可能已經將到20萬左右,差不多六氟的價格已經觸底。從電解液本身的情況來看,它的資產屬性是比較輕的,投資額非常低,真正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對上游材料的控制力和下游配方的掌控。

隨著新產能的釋放以后,電解液的供需關系基本上也是緩和的。從競爭格局上來講,電解液2022年的情況,大概前五家的占比是接近于80%,前兩家的占比是差不多50%左右,相對來說還是屬于比較好的。從需求的角度上來看,未來幾年大概電解液的需求增速大概是在50%,而六氟磷酸鋰的復合增速大概在30%。

從六氟磷酸鋰的供給上來說,它確實出現了嚴重的供大于求,像國內的天賜,多氟多,還有包括像天際,永太等等擴的非常激進,海外的相對來說都不怎么擴了,擴出來以后確實會出現供需格局反轉的狀態。

(3)三元正極材料:高鎳和單晶化助推三元進一步發展

在三元趨勢里面,現在看有兩種,一種高鎳化的方式,就是從5系、6系、8系到9系這樣一個發展的過程。還有一種方案,提高材料電壓等級,對應的是這種單晶化的路線,最終都是殊途同歸。

跟普通的三元比,高鎳三元的單噸成本確實是會比較高。5系、6系跟8系相對來說成本會更高一些。但是從現在趨勢上來講,高鎳的產品,三元每WH的成本是更具優勢的基本,而且每半年都有顯著的進步?,F在比8系越來越具有成本端的競爭力。三元系的需求到2025年,整體的量可能會達到130萬噸左右,未來幾年的復合增長大概在25%以上。

三元正極的競爭格局其實不算特別好,大概每家的份額在七個點左右。全球最大的是LG,大概在9%左右,容百大概是8%。此外的一二線廠商可能都在7%。高鎳三元的競爭格局,比三元整體的競爭格局要好很多。比如國內最大的兩家容百和巴莫,兩家加起來已經超過50%,相對來說屬于競爭格局比較好的狀態。

另外一個單晶化,這兩年單晶的占比上升比較快,尤其是在2021年單晶上升很快。單晶化主要就是通過把電壓平臺給抬高,正常情況下會往上抬高個0.4,從單晶的角度去看,競爭格局也是比三元整體要好很多。國內主要的三家做單晶化的企業的份額加起來大概有60%。如果是看cr4,大概有76%左右,相對來說是屬于競爭格局比較好的。

(4)磷酸鐵鋰正極材料:2023年產能釋放后,供需格局迎來反轉

鐵鋰主要是盯著降本,因為從產能擴張上來說,這幾年鐵鋰的產能擴張也是比較多的。在降本里邊看下來,目前是液相法的降本是比較顯著的,因為它成品的性能比較出色,同時經濟性是比較高的。缺點就是壓實密度可能比固相法要稍微差一點點。所以現在大家也開始在往這個方向去走,盡量通過液相法的方式去把成本給降下來。整體相比,液相法比固相法確實在成本端要低很多。

成本端我覺得是屬于鐵鋰材料廠商主要競爭的核心點,因為大家的售價基本上是差不多的,而且到2023年當產量釋放出來以后,供需格局是反轉的。另外大家往上去布局磷酸鐵,往原材料方向去做一些布局,通過這種布局是可以提升整體的核心競爭力。從盈利的情況上來看,行業應該是逐步回歸于正常。

從需求的角度上來看,到2025年磷酸鐵的需求量可能會到280萬噸左右,復合增速會有56%。當然這里邊跟儲能電池是有很大關系的,因為儲能電池里邊用鐵鋰會比較多。從競爭格局上來講,鐵鋰會稍微好一點。今年上半年的情況看,大概前三家的份額差不多加起來也有60%多。如果是看前五家,大概整體上份額其實已經有80%左右的份額,所以相對來說競爭格局還是屬于比較好的。

在鐵鋰里邊,降本是關鍵,所以現在大家用的比較多的方案就是用磷酸鐵錳鋰這種方案。其實有點類似于像三元里邊單晶化,就等于是把它的電壓平臺提高了。所以提高以后看到能量密度大概對應提高10%到20%。只要能解決循環壽命問題,這種材料其實是可以把磷酸鐵鋰的天花板給打破。

所以未來幾年可能磷酸鐵錳鋰的滲透率應該會往上走的,因為錳價比鐵價高,錳的占比上去以后,它的單噸成本有點往上走。但是從GWH的角度上來講,經濟性可能會更高。所以很多廠商都在布局磷酸鐵錳鋰,包括電池企業和材料廠商。

(5)負極:2023年供大于求,成為被集采的犧牲品

負極這個環節本的競爭格局一直還是不錯的,cr5大概也有70%左右。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里,石墨化特別緊張,所以負極材料企業都在拼命擴產,一個方面是擴負極,另外一個就是把石墨化的產能也給擴出來。擴出來以后,到2022年的下半年,產業內的供需格局也發生了一個反轉的過程?,F在看2023-2024年可能有點供大于求。所以近期的鋰電市場跟產業鏈的談價里邊,負極被拿來做集采。

過去是石墨化把利潤吃掉了,所以負級材料廠商要把石墨化給自給率給提上去,結果發現石墨化的盈利可能就消失了,因為供需格局發生了一個反轉,甚至盈利還有可能會被擠壓。

2023年年終,鈉離子電池有望量產

鈉電從工作原理上來,跟鋰電其實是比較類似的,正常情況下充電的時候鈉離子從正極里出來,所以整個鈉電材料的體系,還有包括它的制程,其實跟鋰電是有一定的相似之處。從正極的角度上來講,現在包括聚陰離子化合物,還有層狀氧化物以及普路士藍的路線。

不過從實際做下來情況看,層狀氧化物目前選的比較多,負極也是碳系的材料,只不過鈉離子大家傾向于用硬碳的材料會多一點。電解液是六氟磷酸鈉,基本上是跟鋰離子的六氟磷酸鋰有點類似。當前來看,鈉電的成本還是不夠低的,甚至可能會比鋰離子電池的成本還會高一些。因為核心材料國產化我覺得是需要一點時間,另外就是本身鈉電還沒有進入量產的階段,所以很多成本其實相對來是比較高。

當鈉離子的技術走向成熟以后,差不多是鋰離子電池的6成左右的成本。所以落地以后的應用場景是比較清晰的。儲能應該是一個主要的應用場景,因為在這個場景里邊,對能量密度要求不高,但是對安全性和經濟性的要求是比較高的。未來鈉電在成本下降以后,電網側和電源側其實都是有很強很大的成本端優勢。

第二個就是在A00級的乘用車,因為帶電度數不大,放鈉電其實對于空間的占用也不是特別大,在一些特定車型和特定區域,采用AB電池,也能解決一些問題。既能考慮解決磷酸鐵鋰的低溫性能問題,也能通過這種磷酸鐵鋰跟鈉電池配合的方式,去解決鈉電池的能量密度短板的問題,可能也是一個比較大的應用場景。還有一個兩輪車,因為兩輪車里邊主要是用的鉛酸電池,鈉電在兩輪車里邊也是不錯的選擇。

負極有不同的技術路線,如果用硬碳,硬碳有生物制劑的路線,生物制劑路線里邊也有不同方案。有的方案一致性是特別好的,但是成本就會比較高。有的方案一致性可能稍微差一點,但成本和原材料是足夠的。

復合集流體設備端最先受益

復合集流體是2022年下半年特別關注的一個方向,現在不僅僅是在銅箔層面去用,鋁箔層面也在考慮。用銅箔可能會帶來三重好處,一個是安全性,另外一個是成本比較低,第三個是能量密度。如果用鋁箔,基本上是具備1和3,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方面是可以提升的,但相對來說成本端的不顯著。而且從能量密度角度上來說,鋁箔可以提升一些,但是提升的不是特別明顯,因為銅的克重大概在8點左右,鋁的克重大概在2點左右。

當然作為高分子材料,作為中間夾層的高分子材料有多種類型,有pet,pp,pi。目前可能從最簡單的pet做起。銅箔,從安全性的角度上來講比較好理解,因為復合銅箔里邊其實是有高分子材料,在刺穿的時候,是可以吸收這種形變的沖擊力,最后產生的毛刺是比較小的,另外一個就是在高分子材料里邊,可以摻雜一部分的阻燃材料,如果一旦起火,對于整個安全性的影響也是不大的。

還有鋰枝晶的問題,基膜的柔性比較大,在鋰沉積的過程中,可以分散表面硬力,使得鋰枝晶生長的時候比較均勻。從這種情況下不會生長出尖刺,導致刺穿這個銅箔。

從復合集流體的經濟性上來說,理論上在80%的良率,最后能夠批量化量產的時候,成本端可能會做得比較低,可能在2元左右,現在銅箔大概在4-5元,所以經濟性上還是比較顯著的。能量密度比較簡單,因為純粹的這種高分子材料,它的質量密度是比銅要低,同等的面積情況下,它的電池重量其實是會減輕。

復合集流體在今年還會有進一步持續提升的過程,一旦能進入量產批量化應用,空間可能會打開很多,未來的增速應該是會很高。當然設備端可能是最先受益的,制造端和材料端等到批量生產的時候也是會充分受益的。

互動問答

見智研究:

美國IRA政策新增了一些供應鏈的限制,對我國國內的動力電池廠商,四大材料廠商的影響程度有多大,對我國漸漸興起的新能源汽車海外出口趨勢有哪些影響?

鄧永康:

政策要求電池和車,本土化制造,包括一些關鍵材料,要從認可的國家或區域來,和美國一貫對制造業的保護基本上是一致的。

美國市場在2020年-2021年的量不大,所以廠商還沒有考慮優先級,而是選擇去市場更大的歐洲建廠。如今電動車銷量上升迅速,即使沒有IRA政策,國內廠商也會去美國本土建廠。唯一和歐洲不同點在于過去中國和美國之間的關系比較緊張,廠商需要挑準時間節點,同時去美國建廠優先會考慮找當地的合作伙伴一起去建廠。

美國IRA政策可能屬于階段性的政策,不可能持續靠補貼的方式去推動產業鏈的發展。所以不用過度去擔心,短期可能有一點影響,但實質上來說,中國的產業鏈最終要去靠近它的客戶,這都是屬于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見智研究:

2023年已經是我國長達數年的新能源汽車這個補貼徹底結束的一年,而且退坡幅度也是遠超此前所有階段所有的退貨幅度。混動的政策優勢的也正在逐漸消散。您覺得這對于2023新能汽車的發展是否有一定的影響?

鄧永康:

影響不是特別大,混動在很多應用場景里是當成一個油車去開的。只是像上海牌照的價值量比較高,所以吸引力比較大。政策退出屬于正常,可能也就只有上海會受一些影響,其他地方不太受影響。

其次,買A00級、A0級(續航不夠)以及c級以上車(價格超30萬)客戶,跟補貼沒關系。真正意義上可能中間的一些a級車、b級車這些消費群體可能會受點影響。

從現在能感知到的政策層面的情況來看,國家也在強調要支持新能源車的消費,所以可能在特定的時間點還是會有一些政策出來的。

從成本端的傳導機制上來看,2023年電池端的價格應該還是會往下走,碳酸鋰的價格大概最近也回調了百分之十幾,正常情況下會給電池和車廠讓出利潤空間,所以成本端的因素不是最主要的。

見智研究:

從2022年下半年開始,鈉離子電池相關的廠商已經陸續公布量產進度。您覺得2023年鈉離子電池產業鏈商業化進度會達到一個什么樣的情況?在鋰價降至多少的時候,鈉離子電池依舊會具備一定的成本優勢?

鄧永康:

鈉電在未來會成為鋰電的有效補充,能量密度中,鉛酸電池大概40-50,磷酸鐵鋰150-200,三元200-270。50到150之間有一個能量密度的空白段,不需要那么高的能量密度,同時對成本又很有比較高的要求,所以鈉電很好的補充了這個環節。

從產業化的進展情況來看,目前電解質其實已經解決了,六氟磷酸鈉試下來之后屬于最好的。正極里邊基本上形成共識,聚陰離子化合物可能不怎么用,剩下層狀氧化物和普魯士藍。從商業化的角度上來講,層狀金屬氧化物應該是比較快的,大部分企業可能選了這個路線,但是普魯士藍因為能量密度比較高,可以做到160,所以有些企業也沒放棄路線,主要是解決結晶水的問題。

負極有硬碳跟軟碳之分,海納選用了軟碳,剩下的企業基本上選了硬碳。負極可能是整個產業鏈里目前最關鍵的環節,主要就在于硬碳的制程方式,會對電池的性能產生很大的影響。既要考慮成本,又要考慮一致性。從時間節點的判斷,可能要到2023年的年終才會有量產的產品逐步出來。

成本端的比較,假設碳酸鋰的價格回到20-25萬區間,鈉電的成本差不多達到磷酸鐵鋰的六成左右。假設就是碳酸鋰的價格繼續往下走,比如回到10萬左右的價格,鈉電還是有20%的優勢。

見智研究:

隨著各大廠商產能的擴張,動力電池和四大材料廠商是否已經會逐步處于一個供大于求的局面?

鄧永康:

2021年的時候整個產業鏈供給都是不足的,所以價格一直會漲其實在反映供需格局的問題。等到2022年下半年的時候,新增產能出來以后,價格就會往下走。

成長性的行業未來的量是很大的,所以產能擴張是剛需。而廠商的產能可能會在同一時間釋放,但需求端的增長沒有產能釋放的那么快,階段性就會出現一個錯配。

對于成長性的行業來說,階段性的錯配一定是存在的,但整體上來說,需求還在往上走,階段性的錯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大盈利能力,所以在選股的時候就要選競爭格局,既會反映企業的技術能力,也會反映成本競爭力。

見智研究:

鎳鈷鋰2022年各自的走勢背后邏輯在哪?都是能源金屬,為什么在2022年走勢相差如此之大?各自的商品價格持續性會如何?

鄧永康:

這個跟能源金屬各自的應用場景是有關系的。鈷主要是在三元,以往一般是523的電池配比,鈷的用量是比較高的。這幾年三元開始往高鎳化方向去走。鈷的占比是要往下降的。而且小商品價格容易被操控,所以傾向于是減少對鈷的使用,所以鈷的價格是一直會往下走的。

同時鈷價下降也與磷酸鐵鋰有關,當磷酸鐵鋰的占比上升,同時三元存在高鎳化的這種趨勢的時候,鈷的量一定是減少的。盡管鈷的總量可能是增加的,但是它增量的幅度一定是遠低于電池行業的增速。

鎳其實是不缺的,2022年印尼的鎳礦有很多產能釋放出來了,而且鎳在金屬行業或者其他行業用的還是比較多,電池還不是主要的場景,所以如果那些行業不好,同時又有新增產量出來就會看著鎳價下跌。但如果僅僅看電池里邊用鎳,用量的占比其實是在往上走的,這就是我們講的高鎳化的趨勢。

最后再來看碳酸鋰,新能源車大概90%左右的增長,同時單車的帶電度數也在往上走,此外鐵鋰本身對于碳酸鋰的消耗量就大于三元,所以整體上看碳酸鋰的消耗量上升的會比較快。

而且看過去幾年碳酸鋰的產能的釋放情況,不論是南美的鹽湖礦,或者是澳洲的礦,釋放的節奏其實都是比較慢的。2021年和2022年沒有新增資本開支,可能要到2023年新的產能才能釋放出來,所以碳酸鋰的價格一路就在往上走。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

關鍵詞: 能量密度 盈利能力 相對來說

实况足球2024最新版本| 体育赛事直播| 88体育app官网下载| jrs低调看球免费nba高清直播| 哪个app可以直播英超比赛| 看个球app官方免费下载| whoscored足球数据网| 篮球直播app| 178体育苹果下载| 实况足球2024最新版本| 178体育直播平台App| 咪咕视频体育直播| 懂球帝app新版官方下载| 免费足球直播app哪个软件好| nba直播(jrs无插件)极速体育| 实况足球下载最新版| 88体育app直播最新版| 看球直播app下载| nba直播jrs在线观看免费| 178体育官网入口网站| 88体育app直播最新版| 实况足球网易官网下载最新版| 免费看球赛app推荐| 88直播体育| 亚洲体育app下载地址| 斗球体育直播app下载| 8868体育平台| 巴黎奥运会直播| jrs低调看球免费nba高清直播| 免费看球神器| jrs低调看直播篮球| 免费nba赛事直播| 鲸鱼体育官方版下载| jrs低调看球免费nba高清直播| 咪咕app下载官方下载| nba直播(jrs无插件)| 龙珠足球直播(无插件)直播体育| 免费看球赛的软件| jrs低调看NBA高清直播官网| 178足球直播视频| 178看球直播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