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科技獎結果公布!多個環境領域技術成果獲獎
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11月3日在北京舉行。此次大會公布的獲獎項目中,有12項環境領域類項目。其中由中持環保邵凱等人完成的“污水深度生物脫氮技術及應用”技術此次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11月3日在北京舉行。本次獎勵大會共公布國家自然科學獎授獎項目46項,國家技術發明獎授獎項目61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授獎項目157項,并授予8名外籍專家和1個國際組織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在此次公布的獲獎項目中,中國水網摘取了其中12項環境領域類項目。獲獎項目如下:
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2020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二等獎
以上技術與應用在諸多項目中得到了應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產生了廣泛影響。本文重點分享一下由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工業大學、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中持水務股份有限公司、國投信開水環境投資有限公司(中國水環境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申報的“污水深度生物脫氮技術及應用”技術,該技術此次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主要完成人為王愛杰、彭永臻、梁斌、邵凱、侯鋒。哈爾濱工業大學王愛杰教授,中持聯合創始人、董事邵凱,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程浩毅作為代表參加頒獎典禮。
邵凱與程浩毅作為代表在人民大會堂參加頒獎典禮
技術團隊
從左至右,從上到下依次為:王愛杰,哈爾濱工業大學;彭永臻,北京工業大學;程浩毅,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梁斌,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邵凱,中持聯合創始人;侯鋒,國投信開水環境投資有限公司(中國水環境集團有限公司)。
此次獲獎的“污水深度生物脫氮技術及應用”項目屬于水污染防治工程科學技術領域。該研究在國家863重點、國家杰青基金、國家水科技重大專項等項目支持下,歷經十余年攻關,提出了水處理微生物呼吸代謝調控新原理,創建了優化生物脫氮路徑、加速呼吸代謝進程和強化微生物代謝偶聯等新方法,發明了控碳脫氮、解構脫氮和自養脫氮新材料、新技術和新工藝,突破了低成本深度脫氮的技術瓶頸和工程難題。
該成果在全國17個省市87項污水處理工程中得到推廣應用,取得了降碳耗、穩達標、低成本的優異效果,引領了行業低碳創新與發展。年減排總氮2萬噸,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顯著。
此次獲獎的系列技術體系,以關鍵技術為核心的優化集成工藝系統實現了大規模工程應用,為我國污水處理系統提標改造及污水深度凈化與利用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和高效解決方案。主要發明點如下:
【1】控碳脫氮:發明了基于碳載電子流向調控的污水碳源優化分配高效脫氮技術。
【2】解構脫氮:發明了基于電子轉移速率調控加速含氮有機物解構氨化的新技術。
【3】減碳脫氮:發明了基于反硝化電子供給方式調控的外部碳源精確投加和活性自持自養反硝化技術。
中持依托自身高效的研發體系和專業布局,得益于合作團隊的良好平臺,主動作為、前瞻布局,尤其是在第三個發明點“減碳脫氮“方面精準發力、系統實踐,提出多元電子供體協同促進微生物代謝偶聯加速脫氮反應原理,發明了結構、尺寸可控的硫基復合功能性生物載體(ThiocreF)及其制造方法,創建了ThiocreF為核心的活性自持自養反硝化工藝,污水脫氮運行成本降低40%以上,突破了少加碳源和不加碳源低成本深度脫氮工程難題。
為了提供全面保障、堅實支撐,高效促成深度生物脫氮技術的研發實驗、成果轉化落地,中持與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于2019年聯合成立北京中持碧澤環境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匹配啟動資金、加大技術投入,將深度積累的技術成果高頻用于多次中試,進而項目應用、持續推廣。
中持與中科院達成合作共識
2019年12月22日,“SADeN?活性自持深度脫氮“技術順利通過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萍汲晒b定會”的審定,其“脫氮效率高、運行成本低、轉化應用范圍廣”的特點,得到了專家和評委的一致認可,并收獲了“整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高度評價。
該項目獲授權發明專利46項、實用新型專利6項;省部級科技成果一等獎2項;發表SCI論文185篇,被SCI他引4439次;編制國家標準1項、行業標準2項;1人入選國家杰出青年基金、1人當選國際水協會厭氧專家組主席、2人入選中組部“萬人計劃”;在全國19個省市87項污水處理工程中進行了規?;痉逗蛻猛茝V,出水穩定達標,為長江、黃河、淮河、海河、松花江等重點流域污水處理廠達標減排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年凈化污水量7.3億噸,實現COD年減排15.48萬噸、總氮年減排1.86萬噸;近3年新增銷售額19.62億元,新增利潤4.91億元。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顯著。
本次獲選國家級獎項,是對以上12項環境領域技術與應用的認可。祝愿環境產業技術創新永遠充滿活力,能持續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為我國綠水青山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