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源承擔的北京市科技課題通過驗收 取得兩項標志性成果
高科技環保企業碧水源承擔的北京市科技計劃項目——“基于有機物高濃縮的膜法高品質再生水工藝技術研究與示范”課題,日前順利通過北京市科委驗收。業內專家表示,該課題取得的納濾膜技術、振動膜生物反應器技術這2項標志性成果,可實現污水高等級資源化和能源回收自給,同時大幅降低工程運行成本,為解決北京乃至全國的水污染嚴重和水源、能源匱乏問題提供了新的技術解決方案。
據了解,作為該課題標志性成果之一的納濾膜技術,具有高效截留有機物、適度脫鹽、低壓節能的優勢,已在云南大理洱源縣新水源廠、北京上莊再生水廠實現示范應用,前者每天可處理1萬噸污水,出水主要指標達地表Ⅲ類(湖、庫)標準,作為洱海的優質補水,有效保障洱海入湖水質,對洱海等高原湖泊的保護治理實現質的飛躍具有重要示范意義;后者每天可處理1.2萬噸污水,出水主要指標達到地表水Ⅲ類,主要作為周邊產業園區的高品質再生水回用,剩余部分排入北京南沙河作生態補水,削減入河污染物,對改善提升南沙河水環境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該課題另一個標志性成果振動膜生物反應器技術(V-MBR),具有能耗低、脫氮效果好、膜抗污染性強的特點,以處理規模為10萬噸/日的污水處理廠為例,一年可降低能耗約365萬度電,多削減總氮逾百噸,目前已在北京竇店再生水廠示范應用。在此前由中國環保機械行業協會在武漢召開的振動膜生物反應器(V-MBR)技術評審會中,參會的院士專家稱贊該技術是一項顛覆性的技術,在同時實現節能降耗和水質提升的方向上取得革命性突破,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實際應用推廣價值巨大。
據了解,該課題歷時四年,緊扣我國污水資源化、污水處理廠節能降耗、碳減排的需求,針對我國典型城鎮污水,以獲取高品質再生水和提升能源自給率為目標,基于新型膜材料和工藝技術的開發,形成一種前瞻性的、追求能源自給的膜法高品質再生水處理工藝技術,并通過工程示范,卓有成效的推動了相關理念、技術與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