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產品正處于導入期 東芯股份次輪問詢回復
國產存儲芯片廠商東芯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芯股份”)于3月22日晚間披露了科創板第二輪問詢回復。圍繞東芯股份主要產品,是上交所重點問詢的方向之一。
聚焦中小容量NANDFlash產品
東芯股份主要為客戶提供NAND、NOR及DRAM等存儲芯片。其中針對NANDFlash產品,公司主要聚焦平面型SLCNANDFlash的設計與研發,存儲容量覆蓋1Gb至8Gb,其下游應用場景覆蓋5G通訊模塊和集成度要求較高的終端系統運行模塊等。
記者了解到,NAND產品體系包括2DSLC、2DMLC/TLC、3DNAND。從制程方面來看,由于物理結構上NAND不需要制作電容器,自2015年制程推進遇到障礙時,制程工藝相對簡單的3D堆疊技術成為新的發展方向。3DNAND是從立體空間上解決容量的方案,采用類似于建樓的方式層層堆疊。
目前,美光已經做到176層3DNAND,而國內存儲芯片龍頭長江存儲則在2020年4月發布兩款128層3DNAND產品。與前述企業相比,東芯股份尚未在3DNAND領域布局,對此上交所要求公司說明,目前產品未涉及2DMLC/TLC、3DNAND領域的原因,是否具有相應的技術儲備和研發計劃?
東芯股份回復稱,目前擁有2DMLC/TLC、3DNAND成熟工藝的晶圓產線企業,資本投入巨大,均采用IDM經營模式,公司雖已有2DMLC/TLC、3DNAND相關的技術儲備,但目前整體資金規模較小,因而選擇以國內已有代工產線的SLCNAND為切入點,“未來將在充分考慮代工可行性、工藝穩定性、市場空間等因素的前提下,適時研發3DNANDFlash產品”。
《科創板日報》記者了解到,東芯股份聚焦的SLCNAND屬于中小容量的NANDFlash產品,與三星電子、美光科技、海力士等重點布局的大容量NANDFlash相比,中小容量的存儲產品市場規模有限,頭部企業在中小容量產品的持續研發和追加生產投入較少,因此這也給了具備研發能力的本土公司切入存儲芯片行業提供了機會。
據首輪回復及招股書信息,東芯股份已與中芯國際共同開發大陸第一條NANDFlash工藝產線,并將NANDFlash工藝制程推進至24nm,此次科創板IPO的募投項目中,公司還擬募投資金中的2.3億元投向1xnm(約16至19nm級別)閃存產品研發及產業化項目。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行業內已大量出貨的1xnm制程SLCNAND,比如目前行業頭部企業如三星電子、美光科技、海力士等已經將制程微縮至20nm以內。對此上交所要求公司說明,公司24nm制程SLCNAND產品是否仍具有競爭力,并結合上述情況說明1xnm閃存產品研發及產業化募投項目實施的必要性及未來市場發展前景。
東芯股份回復稱,目前1xnmSLCNAND產品出貨量,占整體SLCNAND出貨量的比例在10%到20%之間。當前SLCNAND市場主要的產品制程仍在2xnm和3xnm,被廣泛應用于5G通信、安防監控、消費類電子和工業自動化控制等領域,因此公司24nm制程SLCNAND仍具有競爭力。
而對于1xnm閃存產品,在相同容量下,其兼具性能和成本優勢,并且其在5G通信、安防監控、消費類電子和工業自動化控制等領應用領域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東芯股份稱,其SLCNAND產品已進入入中興通訊、??低?、大華股份等客戶供應鏈體系,現有客戶基礎對公司1xnmNANDFlash的市場拓展形成了強有力的支撐。
多產品正處于導入期
也需要看到的是,目前存儲芯片市場的聚集度較高,行業的頭部企業多數為外國公司,其憑借先發優勢,占據了全球主要的市場份額。東芯股份在回復函中披露的產品市場占有率顯示,2019年,公司SLCNANDFlash、NORFlash產品和DRAM的市占率分別為:1.27%、0.86%和0.54%。
不過近年國產化浪潮為包括東芯股份在內的芯片公司帶來了發展契機。回復函顯示,隨著產業化進程的提檔換速,公司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產品銷售收入由2017年的1.04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2.68億元,2020年有望進一步增長至5億元左右。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東芯股份尚未實現盈利,公司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分別為-3242.93萬元、-3040.02萬元、-6343.22萬元和-94.71萬元。
盡管公司在報告期內已通過高通、博通、聯發科、紫光展銳、中興微、瑞芯微、北京君正、恒玄科技等各大主流平臺驗證,但東芯股份稱,由于國產化浪潮方興未艾,公司產品仍處于導入期,根據客戶終端產品的銷售情況,逐步放量,形成規模化銷售尚需一些時間。
東芯股份在回復函中表示,2021-2022年,公司在通訊設備、可穿戴設備等領域的大客戶完成前期導入,產品銷售將逐步放量,從而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隨著認證工作的持續推進,未來將在1-3年逐步放量,實現規?;N售。東芯股份預計,在毛利率、變動成本費用比例、固定成本保持相對穩定的情況下,公司營業收入達到7.5億元左右將實現盈利。(記者 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