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照明發布公告 擬3億抄底國星光電
時隔三年多,佛山照明(000541.SZ)再次打開股票賬戶“炒股”。
4月26日,佛山照明公布,擬以不超過人民幣3億元購買國星光電股份,佛山照明與國星光電處于同一控股股東廣晟控股旗下,構成關聯交易。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佛山照明此次投資國星光電將計入其他權益工具投資。去年底佛山照明其他權益工具投資達33.06億元,主要持有國軒高科、廈門銀行兩只股票,期末賬面價值達32.26億元,兩年浮盈24.08億元,增值2.94倍。
目前國星光電股價處于近三年歷史低位,并且兩家公司同屬于LED照明產業鏈上下游,佛山照明稱通過股權投資的方式,將進一步優化公司產業布局,加強產業鏈協同,并獲取持續穩定的投資分紅回報??芍^一舉兩得。
投資國軒高科、廈門銀行獲益不菲
“不差錢”的佛山照明擬再次入場“炒股”。
根據公告,佛山照明擬使用不超過人民幣3億元的自有資金,通過二級市場擇機購買國星光電不超過其現有總股本5%的股份,并將本次投資計入其他權益工具投資。
目前國星光電股價9元左右,市凈率約1.6倍、市盈率約56倍,并且處于近三年低點。
佛山照明還擬最高投資5.2億元回購股份,占其目前已發行總股本的3.54%至6.66%。同時進行投資及回購股份合計金額最高達8.2億元,一方面或由于此時國星光電、佛山照明股價均處于歷史低位,另一方面,佛山照明的確是個“不差錢”的公司。
長江商報記者梳理財報發現,自上市以來佛山照明就沒有長短期借款,賬上資金多數在10億元左右,2018年以前公司的資產負債率一直低于20%,近兩年有所上升,但也僅在20%左右。
或許是因為賬上資金充裕,在2015年牛市中佛山照明一度投資了31只股票及債券等,當年購買及出售金額約47億元,“股災”后逐漸清倉。不過十年前投資并一直持有的兩家公司國軒高科、廈門銀行讓佛山照明賺得盆滿缽滿。
佛山照明2010年7月以1.6億元收購合肥國軒2000萬股股份,2015年合肥國軒借殼東源電器改名為國軒高科,股價漲至30元上方,2016年和2017年佛山照明分別減持套現9.64億元、3.04億元,獲利8.58億元、2.71億元。去年國軒高科股價再次回升至30元上方,公司再次減持。
兩次減持套現12.68億元后,截至去年底,佛山照明投資國軒高科賬面歷史成本2.2億元(加上配股),仍持有國軒高科4545.55萬股,期末賬面價值17.78億元,獲利超十倍。
2010年同期,佛山照明還以2.93億元入股廈門銀行,廈門銀行2020年上市。截至去年底,佛山照明仍持有廈門銀行1.1億股,期末賬面價值14.48億元,計入權益的累計公允價值變動11.56億元,獲利近4倍。
僅從近兩年來看,佛山照明投資收益也不少。截至去年底,公司其他權益工具投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由于會計準則的調整,2019年起被調整到其他權益工具投資科目下)從2018年的8.98億元增至33.06億元,其中國軒高科、廈門銀行期末賬面價值從8.18億元增至32.26億元,合計浮盈24.08億元,增值2.94倍。
截至去年底,佛山照明賬上貨幣資金9.81億元,無長短期借款。而交易性金融資產4.08億元、長期股權投資1.81億元、其他權益工具投資33.06億元,投資金額合計38.95億元,占總資產的45.72%。目前佛山照明市凈率1.45倍,是行業市凈率最低的公司之一。
股權投資實現產業協同效應
另一方面,投資國星光電,佛山照明也是為實現產業協同,優化產業布局。
佛山照明深耕照明行業超過60年,主要產品包括LED光源、LED燈具、LED汽車照明、傳統照明等。
近年來佛山照明營收停滯不前,扣非凈利潤也呈現下滑趨勢。去年公司營收和扣非凈利潤分別為37.45億元、2.77億元,同比增長12.20%、-2.45%,相較十年前營收有所增長,但扣非凈利潤則現下滑走勢。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近十年佛山照明銷售毛利率幾乎逐年下滑,從2011年的28.31%降至去年的19.99%,主要因競爭激烈及原材料價格居高不下,擠壓企業盈利空間。
佛山照明原材料成本占到了總成本75%,其中LED照明產品原材料采購成本占比逐步提升。2016-2020年,公司LED照明產品原材料成本分別為11.40億元、16.58億元、17.54億元、15.72億元、18.45億元,占總成本比例45.27%、56.40%、60.02%、61.38%、61.59%。
而國星光電正好為佛山照明產業鏈上游,主要研發、生產與銷售LED器件及組件產品,LED封裝及組件產品、照明應用類產品及其它業務占其營收九成以上。近兩年,國星光電也遭遇業績下滑的窘境。
佛山照明也在年報中稱,當前,照明行業已從前幾年的高速發展期步入平穩發展期,行業存在著較明顯的結構性產能過剩問題,在運營成本剛性上漲影響下,企業利潤空間受到一定擠壓。面臨市場需求及激烈競爭的雙重壓力。
佛山照明稱通過股權投資的方式,將進一步優化公司產業布局,加強產業鏈協同,并獲取持續穩定的投資分紅回報。(記者 李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