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自行車如何防患于未“燃”
違規上樓、飛線充電、非法改裝、“超期服役”……看似便捷、經濟的電動自行車,實則暗藏多種消防隱患,今年以來全國已經發生電動自行車火災1萬多起并造成人員傷亡。平均每月發生上千起火災事故,反映出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治理的緊迫性、嚴峻性、復雜性。
電動自行車如何防患于未“燃”?對此記者進行了調查。
電動自行車火災事故頻頻
5月10日,四川省成都市成華區一居民小區的電梯內一輛電動車瞬間爆燃,導致多人受傷,其中包括一名嬰兒。
前不久,北京的一起火災事故再次引發全社會對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的關注。9月20日凌晨,北京市通州區某小區租戶張某某將電動自行車電池帶入室內充電引發火災,造成5人死亡,教訓十分慘痛。
而就在幾天前,合肥市又出現一起電動自行車在家中充電時引發火災的事故。11月7日晚,合肥市一小區住戶的電動自行車在屋內充電時燃燒,導致火情。所幸消防人員及時撲滅,沒有造成大的損失和人員傷亡。
隨著電動自行車數量持續上升,相關起火爆炸事故呈現多發態勢。單就山東濟南而言,截至9月2日,濟南市掛牌電動自行車已達300余萬輛,今年全市接警處置電動自行車火災51起,其中充電起火28起,在使用過程中自燃起火的有17起。
而在浙江,注冊電動自行車有約2500萬輛。據當地消防部門統計,近3年浙江因電動自行車引發的消防安全事故達1861起。
放眼全國,近年來我國電動自行車年銷量超過3000萬輛,社會保有量超過3億輛。據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數據,今年以來全國已經發生電動自行車火災1萬多起并造成人員傷亡,顯示出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治理仍存在較多難點與痛點。
產銷用諸環節消防隱患多
業內人士指出,電動自行車屢次發生火災事故的背后,存在著產品技術不合格、非法改裝泛濫、充電不規范等多項隱患癥結。
——電動自行車本身質量不達標或超標。一些廠家為節省成本,擅自降低標準,生產質量不合格的充電器,未按要求選用相應電線,也沒有正確安裝保護裝置,加之裝配工藝不合理,也容易引發消防安全事故。
——銷售市場提供電動自行車電池改裝業務。為了滿足部分用戶的需求,部分非正規廠家或者個人會私自改裝電池,并且為了省成本,去掉了電池保護架,降低了電池的抗碰撞性,增加了安全隱患。
記者為此隨機暗訪了杭州街頭幾家電動自行車商鋪,多家店主均表示可以加錢為電動自行車換裝更大容量電池。“擴大的電瓶其實就是更大號的定時炸彈。”杭州市消防救援支隊的技術專家表示,這些私自改裝的電瓶為了縮減成本在拼裝工藝和電芯選品上難以保障,發生事故的概率也是成倍增長。
——電動自行車充電不規范。目前,電動自行車停放以及充電問題一直是治理的痛點。記者在杭州多個小區看到,很多業主為了方便充電,將自己的電動自行車通過電梯直接騎到自家門口充電,或者將電瓶取回家充電,這其實存在極大的安全風險。
“電池在充電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熱量,如果內部溫度不斷升高或者單體電池之間溫度不均勻,就會出現過熱燃燒、爆炸的風險。”浙江一家電池廠商技術人員吳譯說。
防患于未“燃”還需群策群力
針對上述一些問題,各地各部門也相繼探索技術手段治理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隱患。
浙江系統集成監管部門、市場主體、產品質量等多方數據信息,構建電動自行車治理數字化系統“浙江e行在線”。從生產、銷售、注冊、騎行、充停、維修、恢復七個環節入手,實現電動自行車全生命周期綜合治理流程再造、管理重構和制度重塑。在山東濰坊市部分小區,電梯內的攝像頭一旦識別到有電動自行車進入,將自動觸發閃燈報警并發出語音提示,與此同時電梯也會暫時停止運行。
消除電動自行車的消防隱患,電動自行車行業同樣亟待升級。相關專家表示,要持續推動電動自行車工藝革新,形成安全標準。生產廠家應嚴
格加強質量把控,對于電動自行車部件特別是電器元件加強安全性檢測,限制線路的最大電流,對于充電器增加短路保護。
同時,于2021年8月1日開始施行的《高層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規定》明確規定,禁止在高層民用建筑公共門廳、疏散走道、樓梯間、安全出口停放電動自行車或者為電動自行車充電。
新規已經實施3個多月,但記者調查發現,不少地方對于管理規定的執行并不到位,電動自行車入戶上樓現象仍普遍存在。
“下一步,將會同有關部門繼續加強源頭管控和綜合治理,推動建設更多停放、充電場所,跟進出臺這些場所的消防安全標準,推動實施固定充電場所電價優惠政策,為公眾安全規范使用電動自行車提供更好保障?!睉惫芾聿肯谰仍志珠L瓊色說,“同時,指導物業管理單位加強巡查檢查,及時制止違法違規行為。”